金魚文化”有著相當長的一段歷史,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國粹,但許多國內的金魚愛好者對金魚文化歷史并不是十分了解。近十年來,日本金魚文化盛行國內,搶了不少風頭,也讓不少國內觀賞魚愛好者羨慕不已。
“知其然,更應知其所以然?!绷私狻敖痿~文化”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的體會金魚的美。你連“金魚文化”都不了解,算什么養魚達人?那么接下來,貼心的小川就為大家好好科普一下金魚歷史文化,來幫助朋友們更加深入的體會金魚之美。
金魚最早起源于我國,是由鯽魚演變過來的,金魚的祖輩被古人稱為“金鯽”。它本身并不是自然界的一個魚種,而是古代人民精心培育出來的。色彩斑斕,絢麗奪目,“金鯽”一經問世,便深受人們的喜愛。據史料記載,早在三國時期,便已經發現了這種紅黃色的金鯽。金鯽再經過雜交,選育,最終培育出了金魚這一品種。
金魚最開始的人工飼養培育起始于唐朝。大唐時期,國內的佛教十分的盛行,不少寺廟中都修建了“放生池”來為人們累積善緣。不少人也會在放生池中放生“金鯽”。當時“金鯽”的數量并不是很多,于是僧人們對“金鯽”進行了人工培育,“金鯽”也逐漸成為了家養魚。
到宋朝時期,史書上已經開始對“金鯽”的人工繁殖進行記錄。因此宋代也被學者普遍認為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金魚養殖。但在那個時候,金魚之間種類的區分并不大,顏色上也并沒有太大差別。這個時期的金魚均是達官貴人所飼養的小寵物,普通人根本沒有錢對金魚進行飼養。這個時候飼養金魚象征著在社會上高貴的身份和地位。